四类公司可坚挺度过这波疫情!

从目前看,主编认为,四类公司可不用花太多时间考虑疫情对公司的覆舟之痛,可以继续坚挺前行。具体如下:

 

 
第一类公司,就是那些具有明显国有背景的会展活动公司。尽管它们不可能超脱于疫情的冲击,但这类公司之所以不至于在这波疫情中消失,主要是依托政府背景,其中包括项目的可获得性、资金的相对雄厚、人员的相对齐整。平时,它们的运营项目实在太多,很多业务最终就是外包给其他乙方丙方公司操作,都靠自己做显然不现实。自然,这么好的资源是广大中小微企业所根本不可能拥有的。疫情中做一些等待,灵活的高层领导做一些思维的转变,基本上可以在疫情离去之时重新焕发特有的生机,再次体现独特的发展魅力。虽然说,民营企业船小好调头,但类似的“航空母舰”原本就因为吨位重而不容易倾倒,偶尔的风浪根本不可能有过多的撼动,至始至终能相对平稳地前行。

 

 

第二类公司,就是近几年各地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会展集团。这些会展集团多数也具有国企性质,或者与国有资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批相关公司最终组建集团,其中往往共性的就是国有资本的组合。即便不是类似群体,那至少具有足够的资源,不然其组成集团的意义就很有限。从总的方面看,类似集团最大的优势是优质资源相对充足,人脉资源十分广泛,与政府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可盘活的资金足够多。这样的运营状况,就决定了不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等经济拮据场面。还有就是,这些集团的多元化倾向十分明显。尽管不能保证每一部分都兴旺发达,但“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特征甚是分明。没有把所有鸡蛋挂在一棵树上,也就意味着利润空间相对大,偶尔的风险可轻松化解。

 

 

 

第三类公司,就是有会展内容但又不局限于会展板块的活动公司。之所以这些公司也在思考范围内,是因为它们确实有会展活动内容。然而,类似于公关公司的一些活动会展企业,其更多的业务并不局限于简单的展会,而是具有更多鲜活的内容。在当下看,他们可能有很多的智慧化板块,可能有很多的云会展业务,可能有不少影视制作的内容,可能有不少游戏动漫的成份,还可能有很多文创IP的逐步开拓......这些内容的开展并不会像会展活动一样受到主管部门审批的限制与疫情的不可预料的局限,相反在这样的疫情下仍可以悠哉悠哉,在疫情持续冲击的时空中甚至可以有更多收益增长。
第四类公司,就是与会展发生较多关联但相对轻资产的科技公司。这类公司往往人员不多,可能都不到15人甚至不到10人,轻资产,重设计。这类公司人员不多,充分显示了“船小好调头”、“船到桥头自然直”的足够优势。人少意味着固定费用相对有限,资资金支出相对可控,而软件与程序设计的利润相对较丰厚,远高于会展业基本利润。关键是,作为一个科技公司,未必要将身家性命全部扑在会展活动上,可发挥用武之地的空间很多。会展行业好,公司可以多做点。疫情下会展业受冲击严重,它可以远离点,多和其他行业合作。因而受到的影响十分有限,也就意味着可以对疫情更加淡泊。因而,疫情对其影响十分有限,年度目标可能会有新突破。
当然,上述四类公司未必就能概括能坚挺前行的全部公司,但以上四类公司可以比其他大多数公司更有生存底色与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说白了,它们有更多变数去积极对抗疫情的不可控性与未知性。既然是如此,又有什么理由轻易就能把它击垮呢?风雨兼程,来去匆匆,前程未卜。如何更加富有激情地走向未来,关键是在当下要具备瓦解疫情强烈冲击的能力,要充分认知自身企业的最具生命力的内容,以更好的状态开发更多具有成长空间的关联业务,在全体员工的精诚团结与相携相守中继续坚定前行。无论怎么说,这是一个值得奋斗的行业,只不过疫情的冲击让它暂时有所枯萎,一旦有了更多阳光和养分之后自然就重新焕发特有的光彩。
0人喜欢